没有羽绒服没有暖气没有暖宝宝,古人御寒同样

2017-11-24

    ​    ​近期一股冷空气已率先发货,我们已经迎来年末最猛烈的冷空气;在断崖式降温过后深圳的气温已从凉爽的20几摄氏度,急剧跌落至10几摄氏度;让人感觉真是一夜入冬的节奏。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于是我们今天把衣柜里压箱底的羽绒外套、秋裤穿在身上似乎还嫌不够;如今还有 me more cool(棉毛裤)、暖宝宝、热水袋等御寒神器;那么问题来了,在古代古人没有这些御寒神器,在严寒的冬季他们又有哪些法宝御寒呢?别着急接下来怡美设计就为大家一一揭秘。

 

【火盆取暖】

        在古代“围炉而坐”是古代非常普遍的冬日景象,有条件的用精致点的火盆,没条件的用泥盆,不过是“精装版”、“简装版”的区别罢了;因此,不管是诗词还是书画,火盆的出现频率非常高;其实,这种取暖方式在如今的不少农村里依然延用着,古人的智慧就是这样造福后人。

 

 

 

【饮酒驱寒】

        对于唐代人来说饮酒驱寒是有科学依据的,南朝药学家陶弘景曾说“大寒凝海,惟酒不冰,量其性热故也”;喝酒御寒,是古人常常会采用的一个小方法,虽不一定科学,但饮酒可使血管扩张、血液循环加速,短暂时间的取暖效果还是很不错的。

 

 

【火炉取暖】

        火炉的形状大小有很大的区别,大的可达数百斤,高一米多,三足、四足皆有,很华贵;小的则如西瓜大小,随手可提。古人取暖多用木炭,一般人家都有炭盆;盆是铜或铁制成的,外面加上一个箱形秀气的笼罩,防止失火或掉进别的东西。

 

 

【铜制暖具】

        在唐代,人们开始用铜制成手炉;手炉呈椭圆形,里边放火或尚有余热的灶灰,炉外加罩,可以放在袖子里面暖手;此外,还有暖足瓶,俗称汤婆子,里边灌上热水,晚上放在被窝里;宋代黄庭坚有首诗说,“千钱买脚婆,夜夜睡天明”,指的就是这种暖具。

 

 

 

【暖炉取暖】

        在古代,古人对如何取暖真的是很讲究;室内取暖,就要用上专用的暖炉;皇宫里多用铜质暖炉,做工精致华美;民间多用陶土或铁质暖炉,更看重实用功能;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:暖阁春初入,温炉兴渐阑。晚风犹冷在,夜火且留看;说的正是这暖炉。

 

 

 

【创意取暖暖椅】

        在古代无论居家还是办公,当暖炉满足不了需求时,就有人设计出独具创意的取暖工具——暖椅;清代典籍《闲情偶寄》的作者李渔,是古代文人中少有的“高端技术宅”;他在著作里专门讲诉了自己设计暖椅的经历,他在椅子下面设计了一个抽屉用来放炭炉,坐在这样的椅子上,全身都能暖和。

 

 

御寒保暖椒房殿

        在古书《三辅黄图》记载,汉代在未央宫中设有椒房殿,以花椒和泥涂墙壁做保温材料,“取其温而芬芳也”;冬天置身其内,有御寒保暖之效;以花椒为保温涂料的方法更为后人所效仿;在《世说新语》上记载,西晋时首富石崇便“以椒为泥涂室”;而南朝庾信《梦入堂内诗》中也有“香壁本泥椒”的文句。

 

 

【古代中央空调:火墙

        古时帝王们取暖,更享受着“中央空调”般的体验;能工巧匠们将宫殿的墙壁砌成空心夹墙,俗称“火墙”,墙下挖有火道,添火的炭口设于殿外的廊檐底下。炭口里烧上木炭火,热力就可顺着夹墙温暖到整个大殿;这样的设计可以使整个宫殿都感到温暖如春,简直就像是从现代穿越过来的“中央空调”一般。

 

 

精神驱寒法

        寒冷的天气虽然十分难熬,却熬出了古人过冬的情趣;据传,远在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代,《数九歌》就已经被古人创制并广泛使用。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在古时,民间还相继流行了许多冬日消遣方法;例如一到入冬,有的画素梅一枝,花八十一朵,从冬至日起,每日染红一朵,谓之《九九消寒图》。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在民间还有的会画一幅九行八十一格表,叫《九九消寒表》,日涂一格,上阴下晴,左风右雨雪当中,格子满则寒消。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其中还有一种最受小学生喜欢的画法,就是把“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”九个字写下来,然后再用白纸蒙上,把它们影写成空心字;这九个字按当时繁体字的笔画每字九笔,每天描一笔,描完之后,正好是严冬过去,春暖花开之时。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通过上面怡美设计的揭秘,在冬季你还会为古人们如何取暖而操心吗?是不是已经大开眼界了呢;在那个没有电暖暖气和暖手宝的年代,古时的“设计师”充分发挥聪明才智,用接地气又不乏创意的各种方式解决着御寒的难题;不得不佩服当时古人的智慧与创意。
 

本站随机工业设计资讯